1. 遵循 “环境适配 + 受力均衡” 装夹原则
耐寒耐湿热机环境对装夹系统要求特殊:低温(-40℃~0℃)易导致夹具金属部件收缩,湿热(40℃~80℃、RH 85%~95%)易引发锈蚀与部件卡滞。装夹需优先选择 “不锈钢 + 聚四氟乙烯” 复合夹具,前者抗锈蚀,后者低温下不易脆裂,且能减少试样与夹具的摩擦损伤。同时,需保证试样受力线与试验机折弯轴线同轴,偏差控制在 0.1mm 以内,避免因受力偏移导致局部应力集中,影响折弯断裂位置判断。
2. 精准控制夹持力,避免 “过夹损伤” 与 “滑移误差”
夹持力不足易导致试样在折弯过程中滑移,超出 5mm 即需重新试验;过夹则会造成试样夹持端塑性变形,尤其对塑料、橡胶等柔性材料影响显著。建议采用 “扭矩扳手 + 压力传感器” 组合控制:金属试样(如铝合金板材)夹持扭矩设定为 5~8N・m,非金属试样(如 PVC 卷材)设定为 2~3N・m,同时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夹持压力,确保压力波动不超过 ±5%。此外,可在夹具接触面粘贴 0.1mm 厚硅胶垫,增加摩擦力的同时,避免硬接触对试样的压痕损伤。
3. 针对环境特性做装夹预处理
低温试验前,需将夹具与试样一同放入低温箱预冷 30~60min,待温度稳定后再装夹,避免夹具与试样因温差产生瞬时应力;湿热试验时,需在夹具夹持面涂抹薄层硅基润滑脂(抗湿热型),防止部件卡滞,同时在试样非测试区域包裹聚酰亚胺胶带,避免湿热环境直接侵蚀试样夹持端,干扰测试结果。
4. 动态校验装夹效果,及时修正误差
装夹后需进行两步校验:一是手动推动试样,确认无明显滑移;二是启动试验机空载运行 1 个折弯周期(角度按试验标准设定,如 90°~180°),观察夹具与试样的相对位置,若发现偏移,需停机调整夹具位置。试验过程中,每完成 5 组试样测试,需重新检查夹具磨损情况,若夹持面出现明显划痕(深度超 0.05mm),需更换夹具或打磨修复,确保后续装夹精度。